作者回顧 - 生日這天來聊聊吧

    一日急診終生門診,而立之年經歷過一場大病之後深深覺得生日的可貴,在這之後特別有感的當然是視力的退化吧。所以35歲的生日說什麼也得好好慶祝一番,為了對應這天,筆者準備了兩篇網誌分別發在野地裡的水草與野地記行上,野地記行裡並沒有特別想要寫什麼,就是照計畫描述過去的旅行,而野地裡的水草筆者則描述了一種2021年野地震撼衝擊第二大的植物-桃園石龍尾 (Limnophila taoyuanensis),咦?為什麼是第二而不是第一呢?因為第一名的野生原生種槐葉蘋 (Salvinia natans) 這故事還有些坑啊,所以未來湊齊了再來說吧。

2021年第二最佳野地攝影-桃園石龍尾

2021年最佳野地攝影第一名-槐葉蘋

    上次停更是遇到了什麼困難

    筆者的部落格在2016年開張一個月即停更5年,聽起來很扯吧。不過事實上就是當時部落格僅僅是為了服務不上臉書的老師因而創立,而臉書短文的寫作就像連載短篇一般,部落格比較像單行本,把一段一段的故事從臉書搬過來縫合就好,實際上操作起來卻也沒那麼簡單,因為文體的轉換有時候還真的要想一下故事的內容是以第一人稱來描述還是第三人稱呢。另外,什麼事都想做到最好,晚一點再做才是最好反而成了腳步拖沓的藉口,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現在想想哪怕當時看得不夠多寫的不夠詳實,寫了也會是個紀錄。

    為什麼會在停更五年後開始寫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有某位前輩建議筆者應該寫些什麼。而為了作為一張活名片而創作,雖然過去在臉書上寫了非常多,然而由於圖片無法抽換導致盜圖事件發生後只能關閉,相對來說部落格不僅僅能抽換圖片也更加方便編輯,因此更適合現在的需求。    

    之後對兩個網誌的期待

    筆者對兩個部落格的想法就是野地裡的水草裡一篇網誌描述的是單一物種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總攬,可以想像成筆者與這種植物的編年史,所以可能1~5年的時間會再重新檢討之前對這種植物的所見所聞;而野地記行則偏向遊記的紀錄,所以會在一篇網誌裡描述一個時間區段在一個行程地區裡的多個物種。野地裡的水草在寫作上需要時間醞釀,相較來說野地記行現在雖然是以回憶錄的型式在描述過去的旅行,但這個時間軸會漸漸追上現在的時間軸,最後變成現在進行式的網誌吧。

    談談寫作計畫

    打算以一週一篇回憶錄的方式寫過去的遊記,期望一年後能讓野地記型裡描述的故事變成現在進行式。野地裡的水草在把過去所寫的短文潤飾完後會重新勘載,接著題材用完就會慢慢寫,然而為了網誌的活力可能還是會錯開時間發文以1-2個月發布一篇文章的型式進行。

    野地裡的水草為什麼標籤用的是地區

    除了稀有草種之外大多數的水草其實是在我們生活的土地周遭,標示地名可能能讓人更有地方帶入感吧。至於沒有走分類標籤大家應該也猜到了,筆者本身對於分類也是很苦手的,寫作的目的也是自己與植物的故事,分類標籤反而沒那麼重要了。

    野地記行為何用的反而不是地區做標籤

    因為筆者想快速知道哪個植物在哪場旅行裡有拍攝過,這樣要寫編年史時就方便啦。不知道Windows資料夾有沒有這種功能就是,要是有的話麻煩留言告訴筆者啊,這功能挺實用的也很需要呢。

    未來網誌會揭露草點嗎

    這點是不會的,如果大家看過之前的遊記文大概知道筆者確實是不會太露骨的描述地點的,應該說對於大眾都知道的觀光景點人為干擾很多但都還在多一兩個冒險家過去大概也還好因此網誌裡提及但說無妨,比較私密的訊息畢竟部落格是公開的不適合當作揭露管道。不過如果看了筆者的遊記想要關心周遭的生態出外多看看這點筆者是支持的,不過若也剛好猜到筆者寫過的地方還請帶走照片就好,別做多餘的採集與破壞共同愛護我們的環境生態。

    文章下面的collect是幹嘛的

    這是照片出自的意思,野地記行用的是TimeCode也就是筆者儲存照片時的分類,拍攝日期;如果是野地裡的水草則該筆遊記網誌完成時則會改附連結。總之如果放的是連結,則表示該日期攝影有被寫成網誌,可以連過去看看。

    好啦,部落格重新開張兩個月後人氣看起來還是稀稀落落的,不過在臉書Line群多少還是有用的,現在的網誌對搜尋引擎來說還太年輕所以在搜尋結果上不好找到筆者的網誌呢,希望隨著創作時間愈久這個問題能改善,或者請看過這篇網誌的朋友們幫忙推廣囉,對於網誌有什麼建議也歡迎留言反饋吧。那麼,接下來也請大家多多支持我的創作囉。

2022年的窄葉澤瀉與我


    

留言

請善用"搜尋列"與"文章標籤"

由於部落格系統移除上一篇與下一篇導航列,目前若要查詢關聯網誌可多善用搜尋與標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