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夏) 流淌在城市裡一條綠色充滿水草的水圳 - 八仙圳的簀藻

    說到水草大家第一個聯想的是什麼?在開始尋找水草之後,筆者注意到了一種特別的植物,也就是簀藻,會提到這種水草的原因是在接觸野地水草前這種植物在普羅大眾的視野中是相對低調的(小學自然實驗用的水草不也是水蘊草或金魚藻嗎?),不過開始在野地找水草後會發現這種植物出現的地方很特別,基本上似乎恆常的水域並不常見,反而喜歡出現在一些間歇性水域,不過因為是間歇性水域因此植株通常一半生長在淺水一半裸露在空氣中,頗具特色。那簀藻不喜歡長在穩定水域的水域比如溝渠或池塘嗎? 會,但是相對少,筆者觀察通常在一些酸性沉積物明顯的水域溝渠裡或者山裡初級演替形成的水域裡有比較多的發現族群,然而這代表什麼意思?也許是本種易受螺類危害或者魚類啃食,所以在酸性水域裡一定程度的能夠對螺類產生抑制,而初級演替的水域裡通常也會缺乏大型植食性魚類,所以簀藻反而能在其中大量生長,那間歇性水域又是怎麼一回事?同樣的間歇性水域因為長時間的乾旱對水域裡植食性螺類和魚類亦有抑制作用,可是簀藻卻能以種子的形式度過旱季,待雨水來臨形成短暫積水時便能大肆生長並形成種子庫,等雨水褪去植株枯萎時種子庫又形成,因此便能年年生長生息不斷。

    介紹完簀藻的特性來聊聊關於分類上的簀藻。在臺灣有三種原生的簀藻,分別是灣簀藻 (有尾簀藻) (Blyxa echinosperma)、瘤果簀藻 (無尾簀藻) (Blyxa aubertii)以及日本簀藻 (Blyxa japonica),其中日本簀藻因為有走莖,因此在成株鑑別上有走莖這點可以輕易與前兩者鑑別,而就筆者觀察在野外水域較淺的環境日本簀藻的走莖雖延展受限不明顯但植株多叢生且葉形較細也算好分別,但臺灣簀藻與瘤果簀藻外形不易鑑別,僅能以果實進行區別,因此筆者對於這兩者也是抱持著先記錄在鑑定吧。

    那這次要說的故事是一個搭捷運發生的故事,一個屬於捷運紅線上的水草故事。早在2003年筆者還是高中生時,前往北海岸三芝地區進行獨立觀察已然算得上是種嗜好,不過在沒有私有載具的年代前往北海岸的方法是先搭公車到捷運紅線的車站,然後從士林、北投、關渡、淡水而上再轉公車往三芝國小前進。搭過捷運紅線的朋友肯定注意到從圓山到北投區間的站是高架的,有別於地下段黑漆漆的車窗那時筆者特別喜歡在高架的路線上看著車窗外高眺的風景。就在2004年左右當筆者拍攝玩北海岸的水草在返回臺北的捷運車廂上注意到一條綠色的水溝流淌在捷運站附近的巷弄間,由於當年附近沒有太高的建築因此只要在車廂上仔細觀察窗外便能輕易看見。那溝中亮綠色的水草究竟是什麼呢?決定在下次攝影時好好看個清楚,為何? 現在的讀者可能不好想像,當年是底片攝影的,拍攝上有很大的限制也非所見即所得,沒有底片就是沒辦法拍攝,所以當下也只好作罷等待下次造訪。至於2004年準備好底片後拍了什麼,未來在復原高畫質底片攝影之後會將當時最早的攝影呈現給大家,現在的話就先放上20011年的版本。

    這是簀藻,滿滿的簀藻生長在溝中,即便溝中水質不佳但絲毫止不住他們的長勢,在2011年夏天筆者特地找了個好天氣的日子來拍攝,溝中除了簀藻之外也長了一點牛毛氈,當下雖然不知道這溝的名字,雖然水質惡臭但仍有一定的活水因此斷定應該不是普通的都市汙水渠道。溝中除了一點鯉魚和吳郭魚外並無太多魚類,連低海拔水域普遍歸化的福壽螺也不見蹤影,不知是不是陽明山區特有的溫泉水對軟體動物有忌避作用,使得這裡的臺灣簀藻可以在這裡自由的生長,看著略帶白濁的汙水,帶點硫化物不知是汙水還是溫泉的刺鼻味道,配著水底搖曳的水草,這副景象真的很特別。

筆者最初就是從高架捷運車廂上望見此處

流域中長滿臺灣簀藻

巷弄間的大榕樹輝映水底的水草

一旁的鐵籬笆正蓋起高樓

在工程完成後也許日照不如現在這個景致也會受影響

    穿梭在附近的巷道,也注意到溝中攔汙網上總卡著很多垃圾與植株殘骸,猜這就是水草總是與垃圾和淤塞水道有所聯想吧,但事實上溝中不會自己長出垃圾啊,所有的垃圾還不都是人丟的,水草是活的,會生長會衰老,卡在攔汙往上的水草會腐爛分解隨水漂流走,但垃圾不會。在附近東西穿梭後總算在附近的公園看到了一個八仙圳的紀念碑,這才知道了他的名字,也感嘆一條曾經灌溉航運兼具的水道在都市的開發現變成了這副汙濁樣,不過,萬幸的是,至少他沒被加蓋上面蓋停車場呢。
溝中的臺灣簀藻

在流水中飄逸並開著花

與臺灣簀藻混生的還有牛毛氈

水草交織而成的綠色拼布

溝中的簀藻非常壯觀

大群生長的樣子

生長一景

另一處生長的樣子

    渠道裡亮綠的水草在農業時代就有了嗎?他們會繼續這麼生機盎然的生長下去嗎?筆者知道因為疏濬需求渠道定時會進行一定的清理,而這樣的清理動作在正常的情況下往往能由種子庫補充被撈除的族群,但如果哪天環境變遷或者疏濬疏得太徹底甚至挖去底泥那這樣的景緻會不會消失?2011年的夏天拿上新的數位相機前往拍攝,也就是本文現在分享的紀錄,卻也意外的記錄下了它最好的狀態。

2011年八仙圳最美的一景

    後記。東華社區的八仙圳曾經生育大量的臺灣澤藻,從2004年起至2011年為全盛期,不過筆者在2020年後並未再發現,河裡的水草彷彿不存在過。從Google街景看來 2019年河道的狀況就只剩不多的水草,未來會不會再出現就都是個謎了,儘管曾經歷過社區營造環境美化相較於許多直接被加蓋地下涵箱化的都市河道,八仙圳沒有變成這樣已經值得慶幸,然而這樣一個濟身在都市河道裡的生態也許更值得我們多多愛護,畢竟有水流過的市容是最有生命的,對於水面上、水面下,都是。

collect:
20110702a

留言

請善用"搜尋列"與"文章標籤"

由於部落格系統移除上一篇與下一篇導航列,目前若要查詢關聯網誌可多善用搜尋與標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