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春) 尋找東北角的繁星之地與曾經的回憶 - 榖精草和眼子菜的故事

     說到穀精草大家看過嗎?這種俗稱鳳梨草的植物因為具有草的外型又有著放射狀伸展的葉序所以顧名思義有著這樣的外號,不過事實上穀精草最引人注目的要說是他的頭狀花序了,細長的花梗頂著一棵小白球,簡直就像童話世界裡蝴蝶的觸角。在初探野外時筆者對於穀精草是相對陌生的,不過至於為何會突然不陌生大概可以參考這篇故事。當然,未來若有在寫到穀精方面的故事筆者也會再說一下當年的狀況。總之就是早期筆者在發現汐萬路的山澗濕地後,對於穀精草大概有了初步了了解,不過過往筆者對於大葉穀精草 (Eriocaulon sexangulare) 與連萼穀精草 (Eriocaulon buergerianum) 之間的區別還是不太明朗,大概是沒看過本體吧。筆者曾請教過朋友,不過當時的吳姓友人用了一句話來描述。

    "對我來說,大葉穀精草與連萼穀精草的區別就和貓跟狗一樣,看著就是不一樣。"

    所以,說到底是沒看過嗎?2010年的時候曾經在臺北市承德路旁的農地陸續轉型都市計畫,原本四處可見的八蕊眼子菜也在當時變得難能一見,聽說東北角也有很多八蕊眼子菜,加上友人楊大哥對於東北角大致熟悉也說那裡不只有八蕊眼子菜,甚至還有連萼穀精草與異匙葉藻,去一趟絕對值得,於是趁著短暫的北返時間和楊大哥出門了。

    東北角指的是基隆以東宜蘭以北的區域,大抵是臺北雙溪、貢寮幾個鄰近的行政區域,冬季位於東北季風的迎風坡多雨寒冷,夏天則溫暖情朗天氣適宜,區內甚至有福隆海灘這些濱海遊憩區,而在生態上來說作為東北季風迎風面以及候鳥過境之地,新紀錄的植物的發現也為該地區的生態增色不少。不過筆者們看水草的,當然是往山區的水梯田去了,雖然東北角主要為雙溪河的流域,不過這次的目標是位於虎豹潭附近的菜園水田,這些山區的水田大多為自耕農,另外山區取水不易,水梯田進入前也請得到地主許可。

    "阿,出現了,是穀精草。"

大葉穀精草

生長在路邊的滲水地

大井氏水莞

水紅骨蛇

    車子駛出森林,迎向眼前的是錯落的農戶與草澤田園風光,而延伸到馬路邊或多少滲出鐵鏽色的泥水,這是低海拔溼草原沼澤典型的特色,而大葉榖精草碩大的植株就藏身在路邊草澤輕易可見。緩緩行走在路邊,朋友帶著筆者辨識連萼榖精草,第一次見到該怎麼說呢,長的確實不同於大葉榖精草,植株比起大葉榖精草來說小了一點,葉子比較細,更重要的是連萼榖精草挺時髦的,彷如燙了頭髮般,有點"玉米鬚頭"的感覺。

連萼穀精草

鐵鏽色滲水環境是低海拔常見的溼地

休耕水田有著不少水草

另一片休耕水田

    春天的東北角是多彩的,除了此行的目標水草之外,沿途田埂上也有許多美麗的野花,這大概是友善耕作相對粗放的里山耕作才能有這副光景吧,雖然不知道這些野花的名字,但還是多拍一歇下來,就當作是為這場旅行增添顏色吧。整體而言東北角的山間小路有一點點像沒那麼溼的汐萬路,散生著大葉榖精草與毛氈苔,不過在汐萬路常見的菲律賓榖精草(Eriocaulon truncatum)則不見於此處,另外在本處常見的連萼榖精草卻僅在汐萬路上極為罕見,這箇中的原因實在耐人尋味。

通泉草

不知名的禾本科

應該是白花益母草

可能是風輪菜

夏枯草

向天盞

小毛氈苔

    "這裡曾經是雙溪東北角地區眼子菜最多的地方。"朋友如是說道。

    抵達一處山溝,朋友在這裡停了下來,指著眼前近乎荒廢的溝壑。看得出來確實是之前流傳在網路上來自東北角的八蕊眼子菜生態照,只不過這未免太倉田桑海了點,看來在農業上,積約耕作與休耕對水草來說都不是件好事,但轉往鄰近流經菜園的溝壑,好在溝裡還留有壯觀的八蕊眼子菜,而一旁的休耕田裡則有不少連萼榖精草,只不過田裡雜早真的挺多的,感覺挺難構圖好好拍照,不過意義上來說這趟旅行也是第一次看見野生的連萼榖精草,雖然天氣不是理想的大晴天,不過勉強構圖還是能拍得上幾張喜歡的。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這裡的八蕊眼子菜在灌溉溝渠裡似乎長得不錯,雖說這種植物感覺並不陌生,不過就如出發前提到的,磺水聚落已經被開發,那個曾經近在咫尺的水草現在竟然要跋山涉水到這遙遠的東北角才能有機會見著,這裡好像也沒有班次足夠的公車,從臺北市騎車過來好像也挺累的,真的感嘆啊,沒想到磺水聚落的水草竟然有消失的一天。

溝渠裡滿滿的八蕊眼子菜

八蕊眼子菜浮水葉

水下為絲狀沉水葉

休耕田裡的連萼穀精草

植株情形

連萼穀精草

花序已經萌發不定芽

    "這裡休耕乾掉了,異匙葉藻消失了。"

    又走過一片休耕田,朋友指著這處田裡叨擾著說著。異池葉藻的生育水田早就被荒煙蔓草所覆蓋,可惜了這種長得特別的水草,看來關於異匙葉藻還得再想辦法去找其他的生育地呢,不過能在這趟旅行看到滿滿的連萼榖精已經值得了。所以說到底繁星之地算是找到了嗎?原本很期待榖精草們開花呢,但實際看來花季還沒到呢,也許這是給自己一個下次再來的動力吧。

異匙葉藻的水田已休耕乾涸

    總結,這趟旅行並不是筆者第一次造訪東北角,事實上2007年也曾經同樣由楊大哥帶領前往貢寮一帶進行調查,而當時的水梯田有著非常多的八蕊眼子菜和小莕菜。小莕菜直至今日都還能找到,但八蕊眼子菜早已自當地消失,不過當年八蕊眼子菜是長在水田的非常壯觀如今卻消失了。雖然照片年代久遠畫質失真,但一些特別的現在難得再拍到的畫面,筆者還是會利用機會放出來給大家看看當年的樣子。

2007年貢寮的水田,大家猜的到是哪嗎?

擋土牆旁大片生長的八蕊眼子菜

十分壯觀

其他水田生長情形

成片的八蕊眼子菜生長在水田

collect:
20070223
20110422

留言

請善用"搜尋列"與"文章標籤"

由於部落格系統移除上一篇與下一篇導航列,目前若要查詢關聯網誌可多善用搜尋與標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