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最特別的事物是什麼呢?在筆者接觸生態以前金門就是個人文之島,充滿戰場痕跡以及保有豐富民俗節氣的島嶼,再接觸生態之後,筆者理解島上有著許多臺灣本島罕見甚至未分布的東西,像是水獺、鸕鶿以及網誌目前介紹到此的水生食蟲植物們。筆者在接觸金門前也不是沒聽過金門水韭 (Isoetes taiwanensis var. kinmenensis),只是比起陽明山上的臺灣水韭 (Isoetes taiwanensis var. taiwanensis) 來說明顯看不起這植物吧,畢竟分布範圍小,就是灘泥水,可實際接觸到了也正是如此才認識這種堅韌的植物,僅憑著山頭一灘水滋養一方世界一方花草。
|
金門島上花岡岩盤上的金門水韭 |
10月底,繼上次到金門大概也有1個月了吧,這次的金門調查有些不同,除了是金門調查也是學姊們的金門旅行,包括小單、葳葳和小逆學姊還有很多...不好意思可能被筆忘掉的前輩老師學姊(抱歉),大家都來到金門了,人多就是熱鬧,若要說的話這次旅行大概是歷來最熱鬧、最受眾多學姊們疼愛以及吃最飽的一回。行程之初,各路人馬在高雄旗山老街匯合,吃了美味的香蕉船,走訪老街後,便由高雄小港機場登機飛往金門,這是少數由高雄起飛的行程,也許是當中有些學姊在高雄所以選擇這樣的路線吧,畢竟過去通常由嘉義水上機場出發,不過那裡真的沒什麼好逛的,如果真的選擇在嘉義匯合也許不方便吧。
到了金門後大家便兵分多路前進,一派是原本的調查小組,另一派就是去玩的,大家在晚上用餐或逛街導覽時會一起行動,其餘調查工作期間則分開活動呢,而筆者則是調查組,到了田埔走進濕地,長距挖耳草、寬葉毛氈苔以及長葉毛膏菜這些長相特別的食蟲植物除了筆者這種重度植物宅確實一般人也很容易受到其獨特的外觀吸引吧,而這次的計畫還有個重點就是探討人工種子的形式復育寬葉毛氈苔,具體來說是什麼樣的技術細節就不清楚了,而這次赴金門就是帶著自實驗室培養皿復育的植株並種在林試所園區特意安排的人造濕地裡觀察生長情形,說真的,打開培養皿自果凍裡挖出植株種在這露天的泥水裡還真的有些令人擔心啊,這嬌嫩的植株是不是會被掩蓋於滾滾黃沙之下。
|
旗山老街上的花枝石雕 |
|
金門鎮上的家廟 |
|
田埔濕地的寬葉毛氈苔 |
|
長距挖耳草 |
|
長葉茅膏菜 |
|
田埔濕地的草愈來愈長了 |
|
年輕時的筆者,將實驗室復育的植物栽在人工溼地裡 |
時序近秋,盛夏時翠綠的芳草現在也染上了點秋紅,比方初次到金門初次認識的金門植物刺花椒,這半年來不僅果實成熟開裂,葉片也蒼茫了不少,豆梨則是綻放了白色的花朵,好在天氣不錯,若是下了雨就真的是梨花淚了,除此之外秋天正是穀物成熟的季節,沿路上的高粱矮房看著真有中國北方的氣息。第二天早上,趁著大家還在睡夢中筆者又走了一趟田埔濕地,四處走走除了看到開花中的寬葉毛氈苔也發現了有趣的花柱草開著粉色小花,離開田埔濕地回到林務所大家忙著採松果,初次搭上雲梯車的感覺真不錯,忙完之後順道看了一下昨天栽培在人工濕地的寬葉毛氈苔,適應得不錯,看來即便是培養皿成長的個體但基因裡科下的任性絲毫沒被遺忘呢~。剩下的行程照例跑唐杜鵑等觀測植物的景點後大夥便開啟了旅行模式,具體去過哪也忘了,照片中有梧桐有洋樓有風獅爺,學姊們喜歡拍照,筆者則是拿著相機不停的練習人像構圖,畢竟單身多年的能夠有機會大方的拿著相機眼神不閃躲的對著這些美女比手畫腳擺姿勢按快門的,這種機會也是難得啊是吧。
|
染紅了的刺花椒 |
|
高粱農舍北方風情 |
|
高粱澆灌系統 |
|
豆梨 |
|
豆梨開花了 |
|
花柱草屬植物 |
|
2008年秋林務所人工濕地 |
|
自培養皿復育的寬葉毛氈苔 |
在穿插趕場的行程之間,筆者也沒忘了來到金門水韭的棲地,畢竟這也是筆者最掛心的植物之一,穿過馬纓丹與木麻黃組成的次生林,踏上岩盤,眼前的視野愈趨開闊,這段路的景色一直都沒太大的感變,走著走著彷若第一次來到金門時的樣子,直到現在雖然對金門熟了,但每看到這鬼斧神工般的花岡岩地形還是會備感讚嘆,更讚嘆的是岩盤頂上的小池生長著如此嬌客。走上豐頂,眼前的水光閃過眼角,可能是前些日子下過雨沖走了浮萍們,這次的池面乾淨許多,也是上金門以來看過水韭狀況最好的一次,花崗岩配上水韭,真的是金門特色呢,不過隨著時間流逝,計畫結束後是不是筆者也將自此抽身呢?想到這也知道計畫接近尾聲,也許這真的會是最後一次來看金門水韭...。
|
花崗岩盤上的金門水韭產地 |
|
金門水韭 |
|
金門水韭植株狀況 |
|
金門水韭沉水生長植株 |
|
金門水韭生長環境一景 |
|
金門水韭與花崗岩 |
|
花崗岩上錯落生長的金門水韭 |
|
花崗岩上金門水韭挺水一景 |
|
另一旁的池子已乾涸 |
後記。回想起金門,不僅僅是生態更多的是情懷,回憶中的點點滴滴也許吃什麼玩什麼這些細節已經忘了,但是看著當時拍攝的照片一句句對話就這麼的湧現,不過有些回憶就算沒了照片也想不起是哪一天,卻總能繼下當時的點點滴滴彷彿昨日般,筆者永遠記得在金門的日子裡某次學姊帶上我們享用地方名店美食,但當下卻表現得太過節儉是不是太掃興啊...,另外就是在水頭民宿和女學生們的邂逅,如果當時積極點別這麼憨是不是也能有段跨海的感情呢?又或者和蔡蔡在學姊前爭著雪松的學名爭得臉紅脖子粗是不是也給周遭的人添麻煩了呢?
金門對筆者來說是個充滿很多回憶的地方,畢竟在那裏受過太多了的照顧,這種感覺大概也不是筆者再自己去旅行能體會到的,若要說後悔什麼大概就是那時太窮感覺上玩得吃得都消費的很保守或者感情不成熟導致的尷尬片刻表現得不夠得體吧。在這個金門調查的計畫裡筆者一共上了金門島8次,不過整理一下跟水生植物相關的話遴選這7次分成4篇來講述,過去關於金門島上的總總回憶頂多僅以口述,涉及計畫關係這十多年來未曾想曝光,但今年由於筆者立了個寫作計畫要將過去野外看到的林林總總搭配照片書寫下來,因此才有了這個機會在這些回憶書之以筆言之以物,攤在大家的眼前,而寫作的內容也是盡可能還原當時的回憶以及生態細節的過程...希望大家不會覺得太流水帳呢。
collect
2008102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