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春) 關於新竹的食蟲溼地 第一次在本島邂逅長葉茅膏菜

    長葉茅膏菜 (Drosera indica) 現在好像改名叫芬利松斯茅膏菜 (Drosera finlaysoniana) 不過在臺灣用舊的俗稱以及舊的學名比較好找到資料呢,因為...這個植物大概也只存在舊的時代了。不過嘆氣前還是來說說以前的故事。

     2010年筆者正就讀臺中大學的森林系研究所,但這時對水生植物已有了相當的認識熟稔,由於在臺灣的食蟲植物多半有些水生特性,特別是生長在一些間歇性濕地,因此在玩水生植物的過程中很難不去注意到這個特殊的類群。那麼新竹有什麼食蟲植物?早年竹北蓮花寺的濕地生態頗負盛名,但是在筆者就讀研究所的期間由於管制區的關係使得素人獨立觀察者不好深入拜訪,所以一直說不上特別有心去拍攝新竹的食蟲植物,直到2010年好友楊大哥傳來幾張位於新竹新豐的照片,一排長葉茅膏菜就這個的長在水溝路邊,這於是就激起了我的好奇之心,決定一探究竟,不過其實筆者先前並非完全沒見過這植物,早在大學的時代筆者就因調查團多次前往金門多次探查(這部分有機會再介紹),但本島可是沒見過呢,不用飛金門就能看到這物種,當然要去找找啊。

    筆者當時就讀且居住於臺中市南區位置,但要如何造訪一個位於新竹的棲地?左思右想但實在沒有辦法只好規劃大致沿著臺13線的路廊從臺中經豐原後一路就向新豐前進,是的,由於現在寫的是回憶文,雖然有些細節可能會忘記,但不會忘記豐原的原因是在剛離開臺中市正要為這場壯遊感到興奮之餘,就在豐原被開了一張1200元的罰單了,原因是綠燈右轉,但那個路口要兩段式(嘖嘖...),總之也不是故意要硬闖,就是陌生市郊不熟路況吧。

    旅程中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從臺中市騎著機車到新豐沿途經過的都是一些有點城市也不會太城市的地方,但也不得不懊惱有人住的地方就有紅綠燈,所以整體速度還是不快吧。最後到了新豐,可以暫歇一口氣了,此時旅程時間高達3.5個小時,比臺中市騎車上合歡山武嶺多了半個小時,但感覺也許是穿梭省道感覺更累。

    順著地圖推敲後來到新豐一處荒涼的丘陵,徒步走了一段時間,木麻黃、牽牛花這些都是低海拔丘陵特別是海岸地區常見的植物,看起來似乎荒涼,但是在走了15分鐘後路邊開始積水長出了些濕地植物,其中本次的主角長葉茅膏菜就這個出現了。

長葉茅膏菜的幼苗


路旁潮濕的地方長出長葉茅膏菜

長葉茅膏菜

近攝

生長數量頗豐

捕食昆蟲的樣子

    除了長葉茅膏菜之外,本地最令我矚目的便是田蔥,由於筆者在這之前幾乎沒看過野外的田蔥,相當的興奮,不過似乎已經開過花了,現場並沒有任何鮮黃的花序可以被觀察到,另外就是田蔥幾乎被草給淹沒,十分不好拍攝。另外遠方還有一種疑似流蘇開著白花的一種樹,無奈無法靠近。

草堆裡的田蔥

田蔥幾乎混在草澤裡

疑似流蘇的樹

        此行還有另一種值得探訪的植物,那便是槲櫟。雖然本種不屬於水生植物,但簡單介紹一下這是一種產於新竹沿海一帶海岸丘陵的落葉性殼斗科植物(2021年亦有在苗栗發現)。由於產地一樣在新豐免不了要去拜訪一下,不過生育地位在軍事管制區,雖然哨口無人看守也沒有柵欄阻擋,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打了一下哨口的電話表示想進去找植物一趟,在海岸丘陵走一段時間終於看見目標了。

槲櫟森林

槲櫟嫩芽

槲櫟嫩葉

槲櫟雄花序

槲櫟萌蘗

槲櫟樹葉

    這趟旅程算是非常有收穫,不過回程還要騎3.5個小時的機車,雖然如此回程中還是儘量挑些有潛力的水田下去看看,也許之後會再來吧,不出意料的,晚上的補習課實在忍不住打了瞌睡。

回程美麗的水田

    本來新豐這個棲地依照筆者的個性應該會封存一陣子吧,因為騎車過去真的是太累了,不管是從老家臺北過去還是現居的臺中,也許在取得個好的交通方式之前可以不要這麼拚,但一周後適逢嘉義大學的廖老師要進行槲櫟考察,於是搭上便車又前往觀察了。這次的行程由於是隨廖教授出行,因此有受新竹縣政府委託的部分,當然也不免俗的合法參觀了一下蓮花寺濕地的樣子,最後也帶老師到上周發現的新豐秘境,而這次多發現了疑似黑珠蒿的物種。

一週後長葉茅膏菜依然興旺的生長著

遠處大片的濕原有機會一定要探訪

燈心草

collect:
20100321
20100327

留言

請善用"搜尋列"與"文章標籤"

由於部落格系統移除上一篇與下一篇導航列,目前若要查詢關聯網誌可多善用搜尋與標籤。

熱門文章